伴隨著數字經濟的迅勐發展,新業態、新模式和新領域層出不窮,大量數字化、智能化崗位相繼涌現,什么人才最金貴?毫無疑問是數字人才。在技術更新快、市場需求大、企業核心崗位人才不足的前提下,數字人才變得十分珍貴,數字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顯。越來越多企業求賢若渴,需要數字人才。
古代絲綢之路以?絲綢貿易為媒介?,通過海陸雙線并行,串聯起東西方經濟、文化、技術的雙向流通,成為重塑歐亞文明格局的重要力量。如今,數字技術出海,新時代的“絲路”正在重塑全球經濟版圖。2025年7月,中科銳眼為烏茲別克斯坦定制開發的“智慧云學院”上線運行,通過支持本地語言的人工智能體,為當地青年提供個性化職業培訓。這一案例背后,是中國企業以技術標準共建、人才共育、產業互聯為核心的“出海新范式”。 據工信部數據,2025年前5個月,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業務收入55788億元,同比增長11.2%;軟件業務出口額達227.1億美元,同比增長3.3%。這一增長不僅源于技術優勢,更得益于職業教育培養的本土化人才。例如,廣州某公司通過“小程序開發+管理系統”方案,為海外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,其核心團隊正是職業教育培養的“技術+管理”復合型人才。數字技術出海已成趨勢,越來越多中國科技企業借政策東風,揚帆全球市場。從移動支付到人工智能,數字技術強勁輸出,這既展現了中國智慧,也為世界發展注入新動能,成為全球化浪潮中的重要力量。
隨著數字技術的加速創新與深度滲透,全球經濟競爭格局和職業生態持續重塑,數字人才需求呈現顯著增長態勢。世界經濟論壇數據顯示,2025-2030年需求增速前20的崗位中,多數與數字技能直接相關。全球數字經濟規模預計從2021年的38.1萬億美元增至2025年的53.9萬億美元,占全球GDP比重達45%。盡管自動化技術可能替代約30%的職業活動,但同時將創造1.3億個新崗位,凸顯新質生產力驅動下就業結構的深刻變革。據估算,當前我國數字人才總體缺口在2500萬至3000萬左右;在數字產業化人才方面,算法研發與開發人才緊缺度最高,機器學習、計算機視覺技術方向需求尤為旺盛。人社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司長李金生說:“發展數字經濟,關鍵在于加快數字人才培育,培養大批高水平數字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?!敝袊蔀槿驍底纸洕l展最快的國家之一,這也促使我國加快腳步培養數字人才。近年來,人社部及時修訂國家職業分類大典,在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(2022年版)》中首次標識97個數字職業。與此同時,中國數字人才缺口持續擴大。
數字化浪潮正風起云涌,人口大國如何擁抱新的機遇?在數字經濟發展的過程中,新舊職業更替相伴而生,既要培育一大批新職業人才,也要加強傳統職業崗位勞動者的能力轉型,以更好適應新技術、新生產方式的變革。因此,加強數字人才培養是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的必要之舉。職業教育的“短周期、高匹配”特性,使其成為數字人才發展的“成長階梯”。若想快速適應市場需求,職業教育的精準定位更具優勢,能成為求職或職業轉型的不二之選。
面對數字化轉型的挑戰,八維職業學校擔起培育數字人才重任。從專業設置到培養過程,全方位聚焦數字技術,開展職業技能培訓。八維職業學校專業設置聚焦熱門項目、熱門技術、熱門行業,緊扣新質生產力人才方向。在八維職業學校20.1課程體系中創新性地打造了十五大前沿專業方向,包括:游戲專業元宇宙方向、游戲專業鴻蒙方向、云計算專業、人工智能專業計算機視覺方向、人工智能專業自然語言方向、物聯網專業、網絡工程專業、移動通信專業測試方向、網站工程專業、大數據專業、傳媒專業、建筑專業、國際新媒體專業、全棧專業開發方向、全棧專業產品方向。
在29年的發展中,八維職業學校建設了龐大的實訓項目庫,覆蓋智能駕駛、工業機器人、無人機、AIGC等眾多熱門領域。通過深入企業調研,了解企業用人需求以及技術項目,進而與八維職業學校課程體系深度融合。除此之外,帶領學子進入企業研學,親身感受科技魅力,讓學子們在“真項目、真環境、真需求”中成長。
近年來,數字技術出海、全球人才需求激增等相關新聞層出不窮,數字技術已成為數字化時代的必修課。掌握數字技術,不僅能增強個人競爭力,更能為企業創新與國家發展貢獻力量。與其坐等被時代淘汰,不如從現在就開始學習數字技術,成為時代“弄潮兒”。